WFU

網站頁籤

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選課

九月13日即將開學

預計選課:
諮商理論與技術研究(補修碩士班)~三學分
諮商理論專題研究(博班)~必修三學分
死亡與心理與諮商(博班)~選修三學分

總共九學分

原本還想選修吳就君老師客座開的經驗性團體
但僅限博二以上選修
只能等明年囉!

當護士遇上治療師

這次的家族治療訓練工作坊中,
嘗試了一次治療師的演練,
主題是處理一對互動有衝突的母女

一坐下來,個案就不斷的向治療師靠過來,尋求同盟
而治療師也接受了個案的靠近!
雖然心中有著猶豫與矛盾,
但為了想給個案安全感,並沒有拒絕他
(雖然如此,但事後經由同學的回饋發現,
 治療師雖然在行動上接受個案,但在對話上並沒有真正的接納個案,
 承接個案的問題,反而無法給他安全的感受)

對於母女之間的衝突,
治療師選擇要求個案先聽媽媽陳述,再加以協商,
在個案安全感不足的情況下,雙方的衝突越來越明顯,
使治療師陷入雙方的拉扯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練在此打住,由另外一位原本就是精神科醫師的男性學員擔任治療師,
除了言語表達的技巧比較純熟,
男性與醫師的角色,也都讓衝突的場面變得比較穩定
正面的承接個案想被聽到的需求
因此能引導雙方,從互相指責的內容中,
轉為討論該怎麼表達,
才能讓對方更加理解自己的過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學的回饋有兩個部分:

1.為何會同意讓個案和治療師結盟?
2.為何會要求個案先聽媽媽的陳述,才能表達自己的意見?

檢視自己的內在歷程,
護理人員的訓練,強調要成為個案的"代言人",或者是團隊中的"協調者"
加上是女性的角色,很容易成為個案依附或結盟的對象
而因為也認同自己的角色,因此也會不自覺的接受個案的依附,
失去了自己中立的眼光!
而且也可能導致護士與團隊形成對立

過去曾經聽老師這麼說:
女性加上護士~~遇上男性加上醫師, 是兵敗如山倒!
之前只是於文字上覺得誇張,
但這次的演練中,感受到這句話的存在!

覺得難過,卻又開心!
難過的是~自己奉為信念的角色,竟然成為阻礙自己視野的因素
開心的是~能在演練中看到自己的限制!

至於期待個案先聽媽媽陳述的部分,
則帶入了社會規範的期待:
長幼有序~~
而且因為個案違反了原本的約定(先安靜)
而引起治療師強力的介入制止其表達
使得過程變得很不順,

老師的回饋~~
治療師的中立,必須要跨越社會規範,以及角色的因素,
才能看到互動過程中,個案家庭的訊息與狀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護理界跨入輔諮所
如何把自己歸零,
放下原本護理訓練的概念
是一定得面對的挑戰
在這次的演練中,開啟了挑戰的第一步!

2010年6月6日 星期日

2010年6月5日 星期六

以心理劇的方式...探討諮商的倫理議題

參加過許多的心理劇團體,
但沒有用心理劇的方式,或是討論,或是督導關於諮商的相關議題

今天有一個新的體驗,
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呈現諮商員與個案--督導與諮商員的平行關係,
當把腳色具像化時,立刻能感受到,
諮商員在督導的情境下,有時就像個案
而督導....面對自己的被督導者...也就像是另一個個案!

而讓成員自由的在諮商員與個案之間發聲
我覺得也是一個有趣的經驗,
能透過角色,更豐富的了解角色背後的感受與溝通的許多可能性!

此外,將諮商情境中,諮商員與個案的內在情緒,
也以肢體或語言具體呈現,也能看到諮商室中,
彼此情緒的流動與相互影響....複雜的層次,有時真的需要慢慢釐清
才能更貼近當時的真實感受!

以上,
如果下次有類似的課題,應該有興趣再去參加!

2010年6月3日 星期四

定位...

想把這裡定位在,專業的學習與領悟的分享園地
再無名的另一個BLOG...分享的是自己的居家生活!

想把這兩個部份區分開來,
畢竟,家....真的不是個講理的地方,
拿專業的東西分析自己的家,
有時候反而矯枉過正!
能做的,是理解....
不能做的,是用專業的立場,想要處理家中的其他人....改善他們的問題,
那就大大的是個問題了!

希望自己,在心裡有這樣的提醒!

人文就是...明知不可而為之的精神!

這是本週上課,吳就君老師分享的一句話....

在大家討論了很多目前精神醫療的現況之後,
覺得多有不可為之難處!
受困其中時....
老師分享了這句話!
我覺得感觸很深!

是啊!如果就只是把工作完成,
日覆一日,很難看到面對人的工作,專業的價值!
然而,唯有心中抱持著自己對專業的熱忱,
在不可為的環境中,找到著力點....
明知不可,卻往前行的努力....
才能看出那常規工作中的人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