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0年9月30日 星期四

情感轉移

讀佛洛依德的時候,
不討論移情,似乎就沒有入門!!

或許是因為剛上完精神分析的課程
對於自己的情境增加了些敏感度!
驚覺~自己竟然在一個下午中,同時發生了正向與負向的反移情!

我自己對於有小孩的母親,特別容易感同身受,
會分享自己的育兒經驗與其連結
也會認同當母親的辛苦!
但~~若在夫妻的工作中
我覺得這樣的心情,很明顯的會使我自己選邊站!
昨天的家訪,就是這樣的情況!!
明明個案是先生(雖然太太也曾有病史)
但目前需要照顧的以先生為主
然而,對談中,我支持太太的論點,
努力的想要告訴先生,他其實需要調整自己!!
(我想說服那個依賴又懶惰的男人~~自己站起來吧,
 別老是怪罪老婆嫌棄自己~~看看你的模樣~~有哪點值得依賴?!)

呼~~我想,這是我心裡的OS!!
這是我自己經驗的投射,
但放在案家身上,似乎無法取得同盟的合作關係!
因為談到後來,那個先生就假寐,表示他累了!!
我想~~他應該感受到我的反移情,
以及我對太太的正向移情與支持,
所以就用行動來表示抗拒了吧!

下午,回到辦公室討論個案,
談到一個重覆住院的邊緣性人格個案
無法控制自己的批判~~
覺得這個個案浪費了太多醫療資源,
討論應該也無太大的改變吧!!
但,反思一下自己的憤怒~
並非全然針對個案,
而是~~
面對這無力,也無意願處理這樣個案的系統與制度,
使得個案得以流竄於各醫院中,
從A院出院,就可到B院住院,
終日以院為家,尋求依賴與溫暖!
是這個系統寵壞了個案!
然而,大家為了占床率,為了績效,為了錢~~
早就抹滅了對於個案應有的責任,
建立規範,讓他學習社會上是有限制的!!
沒有限制的環境,讓個案為所欲為~~
也難怪他沒有改變自己的動機!
有了這樣的發現,
重新與團體成員分享我的看法,
還是得把重點回歸到個案身上~~
著重在與個案關係的建立(有限制的給予)
並加強與家屬的合作,教導家屬也要有限制的給予~~
至於系統的問題~~
也只能盡力而為了!!

理論使得人變得敏感~
但一敏感之後才發現,
原來處處都是引爆自我價值觀干擾治療關係的地雷~~

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

Encounter with self...

今天上課,體驗了一種不同與以往,
與自己身體接觸的方式~~

與同學兩兩一組
一人以手接觸他人
另一人則接受碰觸

碰觸的原則需輕柔
離開的時候必須非常非常緩慢,以每個指節慢慢移動的狀態
離開,並且再回來!
這樣做的涵意,代表著這個人是很值得被呵護,
每次的離開,都令人依依不捨,
而每次的離開,都一定會再回來的承諾及隱喻

碰觸的位置,可以是頭,眼,耳(太陽穴),肩,手,胸口(但異性不宜)
以及腹中心,腿與腳~~
臉部可以靠近就好,不一定要碰到~~

每一個部位,都可能傳達自己對接觸的記憶,
舊的創傷,或者是代表的涵意
比如說~~肩膀有感受的人,可能表示著壓力,責任,負擔,
覺得疼痛的人,可能是過去曾經受過肢體上的傷害~~

被接觸的時候,可能感受到溫暖(因為有溫度),支持與陪伴,
全然的被接納,是一種安全的情境,
於是會自然的投射自己的感受在治療者身上,
發生移情作用,
因而將這些移情的內容,帶入會談加以討論

我自己在體驗一開始的時候,覺得思緒很紛亂
但慢慢的,能夠專注在被接觸的部位,
體會身體的感受
最有感覺的是當手放在太陽穴旁,那種溫暖被包覆的感受
我想,孩子們之所以喜歡被擁抱,應該就是這種感受吧

-----------------------------------------------

反思與討論:
1.很想應用在家人身上,如果有一種方式,能讓身邊的人有這樣的體驗,
   很想試試看!!
   不過,老師的提醒是: 這樣的治療過程,很容易移情,而產生雙重關係
   憑添互動中的複雜性與衝突

2.在自己接觸對方的過程中,
   一直思考著策略~~
   該從哪裡接觸起,要選擇哪些位置,速度該快或是慢
   但這樣用腦思考的過程,忘了自己的身體重量已經加諸在對方身上
   等發現的時候,接受者的疼痛感,早已經過去了~~
   或許,身體會說話,
   除了自己的腦子需思考,可能也需要依賴身體的感受與對方互動
   再談到速度,不斷的變換位置,感覺會打斷對方的感受,反而是一種打擾

3.治療開始前,應該要對接受者目前的狀態有些初步的了解,
   做為接觸的依據,但要怎麼問,問多少,似乎還不那麼清楚

4.對象~~
   討論中提到一些可運用的對象,例如:
   @習慣以大腦思考,比較壓抑的人,身體的反應將會跨越這些繁文縟節,
       直接反應其內在的狀態
   @壓力大的人,可以透過身體的接觸,得到放鬆
   @平時難以建立合宜人際關係的,可以有一個療癒的經驗
       (也因此容易對治療師移情吧~~)
   @曾有過創傷經驗者
      (但不適合在創傷發生的前期進行治療,可能引發太大的情緒反應)
   @容易焦慮的人
   疑問是~~不知道孩子能不能做,面對可能受到性侵害或家暴的孩子,
   或許口語表達的能力還不太好,不知道能否接受這樣的治療歷程?!


5.老師放了很輕柔的音樂,但在討論中,表示音樂並非絕對
   不過若是對於聽覺型的人,可能有些引導放鬆的作用

感覺透過身體的接觸,
這麼單純的方法,
卻能帶出如此豐富的議題,
相當的有趣!